1. 游戏组件
1.1 棋盘
- 英雄区:放置你的英雄卡
- 随从区: 放置最多5张随从卡
- 卡牌区:放置卡组
- 展示区:部分卡的效果可能允许你放置一定数量和特定条件的手牌进入展示区
- 己方展示区中的卡牌不视为己方手牌
- 在下一个己方的抽卡阶段结束时,获得所有己方卡牌展示区中的卡牌
- 一般情况下,若己方的抽卡阶段被跳过,则展示区中的卡牌被直接弃置
- 墓地:在此区域放置所有被破坏、被弃置和使用过的卡牌
- 能量展示区:显示你当前的能量值
- 英雄血量展示区:显示你英雄当前的生命值
1.2 英雄卡牌
- 血量
- 属性
- 技能
- 稀有度
- 阵营
- 种族
1.3 随从卡牌
- 能量费用
- 攻击力
- 属性
- 技能
- 稀有度
- 阵营
- 种族
1.4 道具卡牌
- 能量费用
- 技能
- 稀有度
2. 游戏流程
2.1 基础回合流程
2.1.1 游戏准备阶段
- 将各自的卡组放置到卡牌区,然后同时展示双方英雄卡,放置在英雄区。
- 双方玩家决定先后手顺序。
- 双方玩家同时从卡组抽取10张卡牌作为起始手牌。
- 双方玩家同时选择置换部分手牌:
- 选择任意张当前的手牌,放置于卡组最下方,然后抽取卡组上方卡牌使手牌数补充至10张,随后洗牌。
- 双方玩家按先后手顺序,放置任意张随从卡(背面朝上)至空余的随从区,放置的随从为沉睡状态。
- 准备阶段结束。若结束时,某一方随从区内无随从卡,则被视为游戏失败。若双方随从区都无随从卡,则视为游戏平局。
2.1.2 玩家回合阶段
- 抽牌阶段:
- a. 一般情况下,抽取1张卡牌。
- b. 先手玩家的第一回合不抽牌。
- 能量刷新阶段:能量刷新至能量上限。
- a. 一般情况下,玩家能量上限为5。
- b. 先手玩家的第一回合能量上限为3。
- 主阶段(可选行为,能量不得为负):
- a. 玩家可消耗对应的能量使用手中的道具卡。
- b. 玩家可放置手中的随从卡(背面朝上)至空余的随从区,放置的随从为沉睡状态。
- c. 玩家可消耗对应的能量唤醒随从区中的沉睡随从,唤醒状态的随从为正面朝上放置。
- d. 玩家可使用英雄技能。
- e. 玩家可使用唤醒状态的随从进行攻击或使用其技能,在本回合刚被唤醒的随从无法攻击对方英雄。
- f. 确认结束主阶段,进入结束阶段。
- 结束阶段
- a. 玩家最多保留8张手牌。若超出,则必须挑选超出数量的手牌进行弃牌。
- b. 展示区最多保留5张卡牌,若超出,则必须挑选超出数量的卡牌进行弃牌。
2.1.3 游戏整体流程
- a. 游戏准备阶段
- b. 按先后手顺序,双方玩家依次进入各自的回合阶段
2.2 随从战斗阶段详解
2.2.1 战斗中的卡牌展示
防守方的随从被攻击时若处于卡背朝上的沉睡状态,则需要先展示卡牌正面(但仍视为沉睡),再进行战斗结算判定。战斗结束后若该防守方的随从仍然存活,则重新放置回卡背面朝上的状态。
2.2.2 攻击力计算公式
- 根据双方的属性判断是否存在克制关系,若不存在则双方克制系数=1;若存在克制关系,则克制方系数=2,被克制方系数=1。若被克制方拥有护盾,则在被克制时,克制方系数调整至1。
- 属性克制:
火=>草=>水=>火,光与暗目前与各属性都不存在克制关系。
- 随从最终攻击力 = 卡面初始攻击力 * 克制系数 + 其他攻击力增益buff - 其他攻击力减益buff
2.2.3 战斗结算流程
- 发起战斗时(攻击方随从对防守方随从发起攻击宣言)
- a. 进攻方先触发生效的所有技能效果
- b. 防守方再触发生效的所有技能效果
- 跳过战斗结算(部分卡所拥有的特殊效果)
- a. 按照卡面效果进行结算
- 战斗结算(有随从濒死,死亡)
- 比较双方最终攻击力大小,最终攻击力大的一方获胜,小的一方进入濒死状态。若双方数值一样,则以先进攻方后防守方顺序依次进入濒死状态。
- 濒死时,有再生效果的随从复活。触发再生时不视作被破坏。没有再生的随从直接被破坏,并被弃置于墓地。
- 战斗结算后若有一方被破坏
- i. 先结算获胜方的所有结算效果
- ii. 再结算被破坏方的所有结算效果
- iii. 若双方同时被破坏,则优先结算进攻方的所有结算效果,再结算防守方的所有结算效果。技能效果的结算优先顺序为:随从被动 > 随从战死技 > 英雄的技能 > 道具的技能。
2.3 特殊机制
2.3.1 随从补充机制(即时触发)
- 每当场上有唤醒的随从死亡,该随从的控制者可选择从手牌将新的随从以沉睡状态(背面朝上)放置于该随从死亡的位置。
- 若双方唤醒的随从同时死亡,则防守方优先进行随从补充机制。
2.3.2 随从所有权机制
被心控的随从本局游戏的所有权归属易主,所有效果以新所有权生效结算。
2.3.3 卡组抽空惩罚
每当玩家需要抽1张卡时,若卡牌区的卡组为空(无法正常抽卡),则扣除该玩家1点生命值。
2.3.4 多随从死亡的结算顺序
每当场上出现双方多个随从同时被破坏时,以防守方优先于进攻方,各玩家左手侧优先于右手侧的顺序,依次进行随从效果的结算。
3. 胜利条件
- 对方英雄血量触及至0或以下。
- 对方随从区无随从且无法通过随从补充机制上场随从
4. 规则词典
4.1 全局术语
- 攻击方:在己方的回合时,己方玩家视为攻击方。
- 防守方:在对方的回合时,对方玩家视为防守方。
4.2 随从状态
- 沉睡状态:随从卡被玩家置入随从区的初始状态,卡背面朝上放置。沉睡状态的随从不可主动发起攻击,无法使用主动技,且被动无法生效(特殊描述除外)。
- 唤醒状态:沉睡状态的随从被玩家唤醒后,卡正面朝上放置。唤醒状态下的随从每回合可选择对方随从或英雄发起一次攻击,但是唤醒的当回合不可选择对方英雄发动攻击。唤醒状态的随从可以正常使用其主动技和被动技。
- 濒死状态:随从因战斗结算失败、受道具卡或受技能影响,卡牌被破坏前的特殊状态。若无再生效果或特殊复活条件,则该卡牌被破坏,并被弃置于墓地。
- 唤醒技:当该随从被唤醒时,可选择发动一次的技能。
- 战死技:当该随从被破坏时,可选择发动一次的技能。
- 主动技:英雄或唤醒的随从每回合最多只能使用一次的技能, 随从唤醒的当回合也可使用。
- 被动技:英雄或唤醒的随从始终会生效的技能,沉睡的随从无法生效。
- 护盾:当该随从进入战斗结算且被属性克制时,按照无属性克制进行结算。
- 再动:当该随从攻击对方随从并成功破坏对方随从后,可再次攻击一个目标(可以是对方英雄),每回合最多触发1次。
- 再生:当该随从进入濒死状态时,使其复活,保持其原本的唤醒或沉睡状态,并保留其进入战斗结算前的所有增益与减益效果,每回合最多触发1次。
- 选择:选择以下几种效果中的一种进行发动。
5. 卡组构建规则
5.1 标准模式
- 英雄数量:每个玩家各1张英雄卡。
- 卡组限制:每个玩家分别持有一副由随从卡或道具卡组成共计30张卡的卡组。
- 稀有度限制:卡组中,稀有度为 UR 的卡只能携带最多 1 张同名卡;其他稀有度的卡只能携带最多 3 张同名卡。
- 禁限卡表:无。